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,健康,活動策劃
中國的佳節(jié),似乎總與吃相連,諸如元宵節(jié)吃湯圓;端午節(jié)吃粽子;中秋節(jié)吃月餅;重陽節(jié)吃糕。其實,節(jié)日吃食中蘊含著重要的健康元素。
一年之中最早的佳節(jié)是元宵節(jié),又名燈節(jié)。元宵夜,家家出門觀燈。初唐以后,逐漸形成一個“夜游節(jié)”。至宋更盛,宋詞“去年元夜時,花市燈如晝,月上柳梢頭,人約黃昏后”就反映了這個夜游節(jié)的風(fēng)光。而提燈夜游,逸興湍飛,對健康自是不無益處。
轉(zhuǎn)眼來到初春時節(jié)?!皩ご褐表毴氯?,這一天,龍華道上游人如織,有道是:“三月三,活動策劃,上龍華,探春色,看桃花?!彼麄兛吹呢M止是桃花?實際上更包含對健康的追求。
上巳節(jié)春游,多游憩“水邊”,唐詩人杜甫的名篇《麗人行》,開頭就是“三月三日天氣新,長安水邊多麗人”,這其實也可以說是“流觴曲水”的遺風(fēng)。東晉王羲之在《蘭亭集序》詳細記述了“暮春之初,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”的盛舉。我們?nèi)绻信d到書林中漫游一番,便大可飽覽我國三月三游春的美談、趣聞和佳篇。要是到風(fēng)光秀麗的“春城”走上一趟,一定更會被“昆明城,三月三,數(shù)萬人,游西山”的宏大健身景象所吸引。
清明節(jié)又是個廣泛的游覽節(jié)。明文學(xué)家張岱在《揚州清明》中說:“揚州清明,城中男女畢出,家家展墓”。清明掃墓,并非盡是凄凄切切的景象,自古以來人們就給清明出游起了個雅致的名稱,曰“踏青”。這一天,有“走馬放鷹”、“斗雞蹴鞠”、“浪子相撲”等活動,同樣也是在熱熱鬧鬧的運動中獲取健康。
五月端午,龍舟競賽,遍及大江南北,屈子投水的汨羅江畔“群龍格斗”、“游人團簇”、“競看燈船”的歡樂場面尤勝他處。這也是個極富群眾性的游覽健身節(jié)日。
三五之夜,月月滿月。所謂“月到中秋分外明”。玩月和游月,又是千百年來代代相傳的雅事一樁。揚州月觀亭,蘇州虎丘,杭州西湖,年年中秋之夜,都有一番美景盛況。中國不少地區(qū)的風(fēng)景名勝中也都不乏賞月佳境,例如“瀟湘八景”之一的洞庭秋月,“峨眉十景”之一的象池夜月,“開封八景”之一的州橋夜月……著名的臺灣八景中,也有個“雙潭秋月”,中秋節(jié)大可“至此一游”,怡心健身。
九九艷陽天,中國人民對重陽有著特殊的感情。李清照的名句“佳節(jié)又重陽”,一個“又”字,道出了多少情懷。重陽之佳,在于秋高氣爽,風(fēng)霜高潔。宜登高,宜望遠。山東牛山,安徽龍山和齊山,昔日南昌的騰王閣,都是歷史悠久的重九登高之地,各人的感受雖然不同,但九九重陽登高望遠更是打上了健身的烙印。
|